“自主健康,圆满养生”是老师以禅修实证的主体结构旁逸给这个世间大众的礼物,虽然是用极其平和清浅的语言在表达这样一个对健康的完整的认识,以及可以操作起来的简单方法,但事实上,因其源头高远,起处精幽,即使是推荐给大家的唯一一个简单操作——吐气法,其操作及背后的用意、原理都非常高妙。有感于参加辅导员的总结会议,隐约感觉此处并未引起大家的足够注意,遂勉强此文,期与同修浅探“吐气法”的究竟。
“吐气”的本质是借呼吸起修,起修的是什么呢?如果想弄清楚老师在这个操作中的用意,我们需要把“呼吸”这件事情拉开来看,看看“呼吸”与身心的对应关系。
呼吸是一个动作,承载的是“气”,呼吸的生理意义在于吐故纳新,“新”为机体活动所需的氧气和其他气体以及精微物质,“故”为新陈代谢后的废弃气体。“吐故纳新”可以说是“气”的最外层面,自然之气经“吸气”的动作进入人体后,经过人体一系列精细、自动化的加工,成为了另一个层面的“气”,这个层面的“气”直接与人体相应,中医学中,细分了营气、卫气、宗气、元气等,基本上,营气为脉中之气,卫气为体表之气,宗气为胸中之气,这三种气均与前面“吸气”的自然之气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元气”有所不同,元气禀受了父精母血以及天地气机的影响,决定了一个人的先天底板状态。
返回到身体层面,我们还需要了解一种和我们日常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的“气”,“生气”的“气”。我们都有这样稳定的体验,某些人、某些事会让你生气,“冲冠一怒”靠的是这个“气”,这个“气”如果顺畅地从身体出来,那么机体将有一系列同步协调的生理变化,同样的,由于环境、条件或个人修养约束等的限制,这口气出不来,那么“气”会郁结在胸口,机体也有相应的一系列同步协调的生理变化。
如此看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与身体紧密相关的“气”至少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病气”、“闷气”、“郁结之气”;另一个层面是保证机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营卫之气等。
那么,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从“吐气法”入手,一定就有一个层次性的问题,起码从原理上考虑,应该是先吐掉新近郁积的气,然后,吐掉病气,最后才是自然的吐气,以及与气机的流淌相关的能量的起伏。
如果原理是这样的话,那么,对应的“吐气法”的操作在不同的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变化。在第一阶段,吐出胸中郁积之气时,此时的吐气方式更多的像是“叹气”、“嗳气”、深呼吸、长出一口气。而这样的操作也很容易产生比较直观的效果。有了第一个阶段的“吐气”之后,第二个阶段的“吐气”对应于机体,应该更为深入一些,主要是对“病气、浊气”的处理,此时,可以借鉴“六字诀”的吐气方式来对各个脏腑进行调整,这样的方式也是比较容易有感觉,并能体会到明显的即时效果的。
应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以上两种操作后,身体的“风道”才有通畅的可能,后面才有老师讲的“呼吸法”操作起来并有所体认的可行性。
当然,在“六字诀”以及老师的“吐气法”之间还有安那般那的阶梯,六妙门的修持中可以渐次从“呼吸”上开始过渡到“观心”以及观心的不同境地。
我以为这些都是在体会老师的“呼吸法”之前可以自己去广泛涉猎并加以练习的方便,以此来培养一种对身心的觉察,并在这个觉察的过程中发展出一定的“定”的能力。
最后,经过上述阶段的“吐气法”,才真正来到老师所表达的“吐气法”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吐出郁结之气”是重在操作后即有效果,第二阶段“吐出病气、浊气”是重在操作过程中的感觉,“安那般那”是重在止与观的培养,那么,老师的“吐气法”则是直接对应于呼吸后面的很精微的能量的直接操作。这个方法的高妙在于它的重心,前面的“吐出郁结之气”、“六字诀吐出病气、浊气”等的操作,重心还在于操作的对象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对身心变化的感觉,“安那般那”是从操作的对象渐渐扩展到“观心”的体认,而老师的“吐气法”则从操作本身跳脱开来,借一个呼吸的动作,用气尽后止息的一个生理状态与能够产生先天“元气”的那个隐约的能量发生关联,并由此跳转到由呼吸粘连起来的能量,进而直接在能量的层面贯注心神,将“灵能”的外焰渐渐拔起,再渐次深入到灵能本身,“心”“灵”交汇,中医的表达是水火既济,但显然,心火的温熹与肾水的濡养在“吐气法”的实质中也仅仅是外延,我的体会中,呼吸法借用的已经是更为根本的“心力”和“灵能”,用道家的语言表达可能接近于“神”与“炁”。在一众的大小功法中,老师的“吐气法”起点颇高,稍稍往前探一探,就是佛性在做源头。这样的一个定位如果正确的话,那么,“吐气法”对于没有任何修行经验的普通人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产生感觉,纵使有感觉,可能还有很多层次上的差异,但如果真能坚持下来并开始受益,那对整个身体的转化应该是相当温柔而有力的。
至少在我,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无比却非常精微的“吐气法”在相当长时间内我是没有操作得法的,同时,这也成了我自己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个习练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膻中区域重重的障碍不断呈现,使关注的重点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放在中丹田及以上部位;另一方面,吐气时尾闾附近迟迟没有能量的体认,所以也就不当成一件重要的功课来完成。
经过差不多三年打坐的功夫打底,我是最近才渐渐对“吐气法”稍有感觉,当身心松静时,后面的能量慢慢开始有了点影子,我的感受是刚开始时,通过吐气带起了层层的热,这些热流会在脊柱中上行,从而感觉整个背部都有了暖的适意感,再持续地关注下去,慢慢会觉得尾闾及八髎的整个区域都是被堵的,但是这个区域之下却“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某个时刻能比较清晰地觉察到一股能量从海底到了尾闾,就不见了。同时,打坐的时候,后边的能量变化越来越明显,但是较心区的能量上行过程头部的能量状态比较而言,这种后面起来能量时,头部的能量好像更为不济,打坐时前面一多半时间头部的感觉都是几乎睡着的状态,只有后面用心经的时候,才有可能慢慢一点点清明起来。相应的,坐下稍加留意身体时,也会被尾闾隐隐牵过去,把关注放过去后,就会发现那里慢慢地越来越酸胀,内部有种脉动一样的振动在隐隐发力。
客观地讲,我的这些身心变化确实是和吐气法、持咒、打坐分不开的。如果一定要区分一下的话,现阶段对于我而言,吐气法像是一个随时的提醒,提醒把“关注”拉回到这个地方,持咒则是在这个地方持续地做功夫,主动把能量上拔的过程。由于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对“吐气法”我也只能粗浅地体会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