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引申一下,就要说到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经常说“天、地、人”,除了人之外,实际就是环境。当然,这个环境是比较广义的,地是,周围空间是,包括天体也都是。环境与人是一样的,这是我们古代人的认识。所以,把人搞清楚了,也就可以知道环境是怎么回事了。同样,对环境的一些认识也可以应用到人身上,它是一个整体。
环境也有场,今天在广西是这样一个场,到了北京又是另一个场;在大山里是一个场,在海中间又是另一个场。比如我们所处的地面,由土、岩层组成。土相当于一种碎颗粒的堆积,中间有空隙,有空气,到了岩层就是比较密实的一些成份,空气就基本没有了。它们所对应的场是不一样的。再比如水,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一个水面,实际是一个水体,这个场就是整个水体对应的场,这是一个物理场。水面还有一个升腾起来的水汽场。所以讲风水的话,这些东西就有关系了。比如山,地底下有地下水,有地下水的地方和没有地下水的地方,地面上的水汽场就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关注水呢?因为人体70%都是水。皮肤对水分子是通透的,汗孔闭合的时候就少出来一些。从显微镜下看,皮肤毛孔很大,水分子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所以,人体周围就有一个水分子的场。汗,就是水在皮肤表面凝结而成的,高于露点就蒸发到空气中去了。环境是有湿度的,湿度实际就是水分子在环境中分布的浓度。人体周围水分子的密度分布与人体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分布是一样的概念。水分子是相对比较重的,所以如果人不动,水分子分布的场应该像一个人形,因为都是从人体表面蒸发的。如果静下来,没有风,就会向下沉一些,所以这个场就会向下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