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秉持科学精神

源自:自主健康网 作者:行一


​还要强调,我们的学习要秉持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小编能想到的,客观如实地观察,质疑与探讨,开放与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实验结果可重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疑,就要真研究,或者证明是错的,或者就转为真信。如果说怀疑,又止于吐槽,就可能会变成自己认知上的障碍。
对于健康来说,可以说是拿我们自己的生命做个实验,研究一下怎么它才能运行的正常?更高水平运行。有哪些因此影响了它的运行?
可以由客观的观察入手,有些身心反应的出现,是为什么啊,如果是我们操作带来的改变,就需要我们反复去验证,建立操作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对自己身心的觉察本来就是唯心、主观的,如何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指觉察到什么就是什么,而不附加评判。比如,感觉困了,就是困了,对比一下“怎么一练吐气就困,真懒啊”,前者是客观,后者是主观评判。
主体也可以研究啊,对自身的觉察是我们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能力。
有些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仰天狂呼,老天啊,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但是我们想想,为什么遇到同样的事,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是困难,有的人觉得这就是机会?如果我们对自己认识得足够清楚,就会发现我们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总是用类似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什么?可以说是某种概念,某种习性,某种潜在趋动力,一旦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模式,改变就开始了。可能觉察到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转变,但至少我们知道用功的方向了。即使看不到,如果有理论支撑我们也知道可以改变的方向,知道自己目前还不清楚,那就研究、研究自己呗。
现代自然科学研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观察者有关的,我们知道的就是著名的薛定谔猫实验,观察者改变被观察者。所以,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对中医其实是不太适合的,中医老被说是不科学,因为中医里有“神”的概念,要用现代科学中医需要设计全新的实验,还是挺难的。但是,不等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最后就是能不能说得清楚的问题。定量不了,到少可以定性,知道影响因素有哪些。
可见中医体系就比西医来得复杂,好像也不那么可控。有些传说中很厉害的中医,有人看了说是神医,有人看了就说是江湖骗子,为什么?就是认识的不够清楚呗,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结果好像就是不可控的了。
这样一看,自主健康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练习给身体补充能量,使得肉体越来越通畅,健康就有基本的保证了。如果真生病了,就治一下呗,主导权还是在自己这里。
还要有开放的、研究的心态。
都是身心的反应,可是有的是我们喜欢的,就希望它反复出现,甚至一开始练习就去找那个状态或反应;有的就是不喜欢的,大有除之而后快之势。但是,从我们有限的认知,我们喜欢的不一定就是正向反应,我们不喜欢有可能反而是前进的标志呢?
我们大可以用开放的心态,去研究一下自己的身心。比如说睡眠很重要,但其实几天睡不好也没啥大事,觉察一下为什么没睡好,调整一下状态,A情况下睡得,B情况下睡得如何,慢慢对自己的睡眠就心里有数了。
开放、研究的态度和紧张、忧虑却又听天由命相比一下吧,结果一定完全不同。
为什么前两天变化很大,这两天本以为会取得更大进步,但是感觉像是退步了呢?那就调整一下试试,看看自己的调整和哪些身心反应可以关联起来?
春天来了,好几位小伙伴表示耳朵响的,难受的,长疹子的,为什么?一年一年四季轮回,我们身心变化有啥规律吗?
刚才正好有个小伙伴问,练外圆功的时候,觉得四肢特别是手指寒凉,不确定是排寒还是就是冷了?那就比较一下,把干扰因素排除,对比一下试试就清楚了。
其实大量的科学实验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一个反应10oC转化率多少,再升点温度,20oC呢,30oC呢,50oC呢,并不神秘。我们对自己身心的觉察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不知道是冷还是在排寒,穿厚一点试试,换个暖和的地方试,对比一下吧。
不知道练功练多长时间合适,那就试试看,30分钟,练的时候、练完了以后都什么感觉?40分钟呢?
还有可重复这事,一次感觉不算数,选放那,反复出现的反应就可以讨论了。一个方法也是,一百个人练80%都感觉有正向变化,还是只有个别人有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嘛。不急着下结论,再积累一点经验再说。
最近有好几位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表示,越来越有意思了!是啊,身心实验做起来,一定是越来越有意思。
我们在学习中会涉及主体、能体这些概念,有些是目前自然科学没有涉及内容,但不代表不能用科学精神去探讨。
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有问题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讨论,小编作为这套理念的受益者来分享,不是权威,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说法也请大家直接指出来,一起讨论。
 


标签: 科学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