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如同养护树木

源自:39健康网 作者:尹燕舞

 
    “卧则血归于肝”,丑时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肝五行像木,日常养肝要如同养护树木。养肝就要及时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暴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要想养好肝,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肝经的时间一定要熟睡
 
    肝属木,据有关资料统计,地属亚热带海岛气候的中国台湾人,多数为湿热体质,多数人都得过肝炎。而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神经紧张、眼睛干涩、目赤肿痛、脾气暴躁的肝火症状,以及关节肿痛、皮肤发痒、痔疮等肝热结合脾湿下注之病,得病率极高。
 
    肝脏实在很可怜,它从人出生开始就无怨无悔地替人做工,却天天受到伤害。也许你会说,我平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肝的事情,每天吃护肝的食物,每天都在做运动……
 
    的确,您做的这些都可以养肝,但是有一个伤肝的行为您没注意到——那就是为了学习、工作经常熬夜加班,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这样做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卧则血归于肝”,熬夜加班不但血不能养肝,还消耗营养、破坏人的好心情。
 
    曾有一位中年患者说一段时间内他总是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稍有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夫人说男人也有更年期,问我是不是也更年期了。我问他平时的工作生活情况。他说他现在工作比较多,经常加班到半夜,每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这样已经一年多了。
 
    我告诉他,说“更年期”也对,但这是现代医学的说法,男性也有更年期是这几年才有的提法。传统中医不讲更年期,主要是起居无常的加班让他变成这样的。他不解,难道加班还能让人的脾气变大吗?我告诉他,肝主藏血,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所以就有了好发脾气的念头。
 
    《素问·五脏生成论》:“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意思是说,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抓取。
 
    当人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储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排出其储藏的血液,供应机体活动需要。“人动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在半夜1点到3点的丑时还不休息的话,血液就要继续不停地“运于诸经”,无法归于肝并进而养肝,这就好像银行的存款,如果你一直不存,天天支出去花费,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空头。我们的肝脏就是人体的血液银行,需要随时存入,如果天天透支,还要接受一大堆的垃圾(因为所有的污染到了人体内,第一个要应付它的就是肝脏)。那么我们的肝脏在超负荷下运转难免会有闪失。
 
    所以要强调的是,丑时一定要睡眠,而且必须要“在这段时间内睡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在子时前就寝,此时肝胆都需要养护。退而求其次,如果你在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就一定要在第二天找时间适当休息一会儿,这样才有助于强化肝脏。
 
    养肝其实很简单!对于肝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卧”着。
 
    华山“睡仙”陈抟老祖,寿享一百一十八岁高龄,终生以睡功作为修炼手段,至今华山希夷洞内,犹存其卧功睡像。传有华山十二睡功总诀,大家可以参考。诀曰:
 
    夫学道修真之士若习睡功玄诀者,于日间及夜静无事之时,或一阳来复之候,端身正坐,叩齿三十六通,逐一唤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而侧卧之。诀在闭兑,目半垂帘,赤龙头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趾如钩,阴阳归窍,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后一手掐剑诀掩生门,一手掐剑诀曲肱而枕之,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心目内视,坎离会合,是“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万四千里,是应天地造化,悉在玄关橐龠。使思虑神归于元神,内药也。内为体,外为用。体则合精于内,用则法光于外,使内外打成一片,方是入道工夫。行到此际,六贼自然消失,五行自然攒簇,火候自然升降,酿就真液,浇养灵根,故曰:玄牝通一口,睡之饮春酒,朝暮勤行持,真阳永不走。凡睡功毕,起时揩摩心地,次揩两眼,则身心舒畅。
 
标签: 养护  养肝  树林 
相关文章